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绣鞋·湖上

张可久 张可久〔元代〕

无是无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胜西施。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心境恬淡没有是非,不冷不热,正是酿花时节,把西湖装扮得美如西施。骑着青丝玉骢马,听浓妆艳抹的女子歌唱《金缕曲》,确是人生行乐的美事。

注释
无是无非:《庄子·齐物论》:“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不寒不暖花时:言不冷不热,正是酿花时节。
青丝:指用青丝做的马缰绳。
玉面马:本为唐玄宗的名马玉花骢,又名玉面花骢。此处借指名马。
控:驾驭。一说这句是倒装句式,意即玉面郎控着青丝马。
金缕:即《金缕曲》,词牌和曲牌的名称。词牌又名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张可久一生喜欢游山玩水,杭州西湖是他流连时间最长、吟咏最多的地方。元代至大、延祐年间,张可久曾居住在杭州。此曲即为作者游玩西湖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

赏析

  全曲描绘了作者西湖游玩的场景,但却以是与非的哲学问题开篇。“无是无非”是用《庄子·齐物论》之典故。庄子认为,从根本上说现实中原来并不存在纯粹的是与非。当人们处于一种对立关系中时,应该尽可能摆脱作为对立的一方的立场,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这种对立,乃至超越它,那人们就拥有了更多的身心自由。“无是无非心事”表现作者对庄子哲学大彻大悟的通达。“不寒不暖花时”,点出了作者游玩西湖的时间。含苞欲放的百花将西湖点缀得美不胜收,真应了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故云“妆点西湖似西施”。西湖固然风光旖旎,但作者心中无是非的超然洒脱也是他觉得西湖美似西施的重要原因。若是心中充满愁闷,即便眼前的景色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曲描绘了作者在西湖游玩的情景,抒发出游玩西湖的感受,西湖固然风光旖旎,但作者“心中无是非”的超然洒脱情志也是他觉得西湖美似西施的重要原因。全曲语言清丽,多用典故及前人词句以渲染感情,表达了作者及时行乐、洒脱不羁的人生追求,大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意味。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 251篇诗文  18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碎金鱼

《宋史》 《宋史》〔元代〕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沐浴即非卯酉

王惟一〔元代〕

沐浴即非卯酉。子时冬至休求。但行中道本无修。方信无中生有。宇宙在乎吾手,常骑铁马闲游。无拘无束且优游。日夜簪花酌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殿前欢·隔帘听

贯云石 贯云石〔元代〕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