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推敲
何光远〔五代〕
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似不见。时韩吏部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宦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鉴。”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鉴诫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一天,(贾岛)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他开始是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也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用手做着推的动作,又做着敲的动作。不知不觉就走了半坊路,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贾岛却好似看不到一般。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清正严肃,出行时威势震动一路。贾岛不知不觉一直走到 (韩愈) 仪仗队的第三对,还在不停地做(推和敲的)手势。于是他被( 韩愈)左右的侍从推下了驴子,拥到韩愈的面前,贾岛方才醒悟过来。侍从想要责罚他,贾岛一一详细回答:“我偶然得了一联,吟到一个字没有定下来,神游到了诗中,以致于冲撞了您。我不是故意导致这个
简析
此文讲述了诗人贾岛在驴背上苦思诗句中“推”与“敲”字的选用,不觉间在京城街道上手舞足蹈,引起围观,最终被韩愈的侍从推至面前。韩愈非但没有责怪,反而认真思考后认为“敲”字更佳。这则故事体现了诗人对诗句字斟句酌的严谨态度,以及韩愈作为文坛领袖的宽容与才情,反映了创作诗歌过程中对字句的凝练。
喜迁莺·晓月坠
和凝〔五代〕
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建章钟动玉绳低,宫漏出花迟。
春态浅,来双燕,红日渐长一线。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鼠狼救子
《北梦琐言》〔五代〕
相国张公文蔚庄在东都北坡,庄内有鼠狼穴,养四子,为蛇所吞。鼠狼雄雌情切,乃于穴外坋土,恰容蛇头。
俟其出穴,果入所坋处出头,度其回转不及,当腰啮断而劈蛇腹,衔出四子,尚有气,置于穴外,衔豆叶嚼而傅之,皆活。
何微物而有情有智若是乎!最灵者人,胡不思也?
木兰花·小芙蓉
魏承班〔五代〕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闭宝匣,掩金铺, 倚屏拖袖愁如醉。
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凝然愁望静相思, 一双笑靥嚬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