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殷协律
白居易〔唐代〕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时云。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
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五年悠哉游乐的时光仿佛只是朝夕,在某天,如同天上的浮云般,一下子消散了。
那共同抚琴、作诗、饮酒的友人们都弃我而去,这风花雪月之时,最是我想念你的时候。
多少次,我们一起伴着公鸡啼鸣醒来;也有过骑在马上,两人为美人作诗的事情。
听到歌姬在暮色里合着雨声的那曲调沧桑的歌曲,我又想到,自从在江南分别的那天,到现在还没听到你的消息。
注释
优游:悠闲自得。
忆:想念。
暮雨:傍晚的雨。
简析
《寄殷协律》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说昔日五年间与友人共度的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日子,一朝消散如烟云;颔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颈联回忆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种种欢快情事,都已成为遥不可及的往事;尾联将思绪拉回到现实的凄清之中。整首诗将回忆与现实穿插,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情。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1874条名句
山亭夏日
高骈〔唐代〕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 一作:水精帘)
马说
韩愈〔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 同: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西施
罗隐〔唐代〕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