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
杜荀鹤〔唐代〕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
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
注释
底事:为什么。
苎麻:一种草本植物、茎部韧皮可供纺织。
创作背景
杜荀鹤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正逢唐朝末年的动乱时期,当时,藩镇割据,叛乱时起,官吏专权,官僚党争进一步加剧;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也导致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所以,杜荀鹤的创作主张以手中的笔和诗作来反映人民的苦难生活与不幸遭遇。《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蚕妇》等皆为穷苦百姓抒写冤仇悲愤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军著. 诗国之辉煌与诗星之璀璨 唐诗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 第283页
简析
《蚕妇》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以粉色和饥色对比,深刻表现了养蚕妇人穷困处境;后两句通过蚕妇之口,表达了她们对统治阶级剥夺劳动果实的强烈不满和怨恨。全诗语言朴实、浅显,近乎乡间口头语,诗情激昂悲愤,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表达出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322篇诗文 84条名句
赤壁
杜牧〔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阙题
刘眘虚〔唐代〕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唐代〕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